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监控系统终端设备-tcl监视器使用问解8例

发布时间:2015-06-08  新闻来源:tcl监视器 访问人数:1043人
tcl监视器作为闭路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在工程使用(设计、安装、调试)过程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而这些问题有的是由于与前端设备的配合或布线工艺、接地的合理性等问题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对tcl监视器本身的技术性能不了解造成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由于tcl监视器本身的问题造成的。本文拟采用技术问答的方式。将监视器使用过程经常碰到的一些技术问题与读者进行交流。

问题1:tcl监视器与电视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电视机不能作为tcl监视器来使用?

    答:tcl监视器在功能上要比电视机简单(少了高频头和中放电路)但在性能上,却要比电视机要求更高,其主要区别反映在三个“度”。

    一是图像清晰度:由于传统的电视机接收的是电视台发射出来的射频信号,这一信号对应的视频图像带宽通常小于6M,因而电视机的清晰度通常为400线左右。但监视系统的前端设备清晰度通常>400线,要求监视器具有较高的图像清晰度,故专业监视器在通道电路上比起传统电视机而言应具备带宽补偿和提升电路,使之通频带更宽,图像清晰度更高。

    二是色彩还原度:如果说清晰度主要是由视频通道的幅频特性决定的活,还原度则主要由监视器中由红(R)、绿(G)、蓝(B)三基色的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的相位所决定。由于监视器所观察的通常为静态图像,因而对监视器色彩还原度的要求比电视机更高,故专业监视器的视放通道在亮度、色度处理和R、G、B处理上应具备精确的补偿电路和延迟电路,以确保亮信号和R、G、B信号的相位同步。、

    三是整机稳定度:监视器在构成闭路监控系统时,通常需要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连续无间断的通电使用,(而电视机通常每天仅工作几小时),并且某些监视器的应用环境可能较为恶劣,这就要求监视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与电视机相比而言,在设计上,监视器的电流、功耗、温度及抗电干扰、电冲击的能力和裕度以及平均无故障使用时间均要远大于电视机,同时监视器还必须使用全屏蔽金属外壳确保电磁兼容和干扰性能;在元器件的选型上,监视器使用的元器件的耐压、电流、温度、湿度等各方面特性都要高于电视机使用的元器件;而在安装、调试尤其是元器件和整机老化的工艺要求上,监视器的要求也更高,电视机制造时整机老化通常是在流水线上常温通电8小时左右,而监视器的整机老化则需要在高温/高湿密闭环境的老化流水线上通电老化24小时以上,以确保整机的稳定性。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如果使用电视机作为监控系统的终端监视器,除了可能感觉到图像较为模糊(清晰度较低、色彩还原度较差)之外,电视机使用的元器件也不适合无间断连续使用的要求。如果强行使用电视机作为监视器,轻则易于产生故障,严重时可能会由于电视机的工作温度过高而引起意外事故。

问题2:隔行tcl监视器和逐行tcl监视器有什么区别?

    答:隔行和逐行主要是指监视器显像管的扫描方式。监视器的图像是二维图像,而其重现过程是将二维输入图像变成一维的像素串,再通过水平扫描过程实现画面从左侧向右侧的匀速移动;垂直扫描则将水平扫描线匀速地由垂直方向移动。

    隔行扫描是指将一幅图像分成两场进行扫描,第一场(奇数场)扫描1、3、5等奇数行,第二场(偶数场)扫描2、4、6等偶数行,两场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即一帧)。因此对于PAL制而言,每秒扫描50场,场频为50Hz,而帧频为25Hz,对NTSC而言,场频为60Hz,而帧频为30Hz,虽然在人的视觉上屏幕重现的是连续的图像,但由于奇数场和偶数场切换都会造成屏幕闪烁和明显的行间隔线的效果。

    而逐行扫描则指其扫描行按次序一行紧接一行扫描的方式。隔行扫描监视器有图像质量差,清晰度低,噪波大和图像闪烁严重等缺点。逐行扫描监视器则是为了消除隔行扫描的缺陷,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彩色解码,借助数字信号存储和控制技术实现一行或一场信号的重复使用(即低速读入、高速读出)的50Hz逐行扫描方式,或者再提高帧频,实现60Hz、75Hz以至85Hz的逐行扫描方式。

    逐行扫描技术由于将输入信号通过A/D转换变成数字视频信号再由数字解码和数字图像处理电路进行行、场扫描处理,通道带宽大大提升(可达到10MHz至20MHz)、清晰度大大提高、噪声大大地降低,同时逐行显示消除了行间隔线和行间闪烁,而帧频的提高(如60Hz~85Hz)则减轻或消除了大面积的图像闪烁。因此逐行监视器一经问世,便深受用户的欢迎。

    当然,由于逐行监视器采用一行或一场的重复使用,行频比隔行提高了一倍,由15625Hz变成31250Hz,而60Hz逐行行频则为37500Hz;75Hz逐行的行频则为46875Hz。行频提高之后,行输出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受到严重的考验,整机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大大地提高,因此整机的价格也较高。



 
[返回上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